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Promoting sustainable and equitable transportation worldwide

  • English
  •  
    • 关于我们     
      • ITDP 中国
      • 我们的团队
      • ITDP介绍
      • 工作机会
    • 工作领域     
      • 公交2.0
      • 公交导向发展
      • 非机动车交通
      • 停车和TDM
      • 共享出行
    • 项目分布     
      • 广州
      • 宜昌
      • 兰州
      • 天津
      • 其他城市
    • 最新资讯     
    • 资料库     
      • 出版物
      • BRT 数据
      • 交通图片库
      • 视频资料
      • 停车数据
      • 公共自行车
      • 共享单车
    • 实地考察     
      • 简介
      • 广州考察团
      • 宜昌考察团
    • 联系我们

    TOD系列 | 交通枢纽型TOD x 日本涩谷站

    2019年03月06日

    中国正处于大规模城镇化时期,小汽车对中上等收入家庭而言,基本是家家必备。随着汽车的增多,城市开始修建“以车为主” 的道路,快速、高效、不堵车成为好道路的准则,反倒将人性化放在了最后,甚至直接忽略。

    显然,光靠汽车是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出行需求,公共交通的地位也在城市舞台上逐渐飙升。轨道交通、公交运输、骑行步行等成为许多上班族的通勤关键词。

    因此如何高效整合多模式的交通方式,同时将人性化与可持续交通的理念融会贯通,成为今天对规划者的挑战之一。

    如今,

    一个较为新颖的概念逐渐引入人们视野

    TOD

    -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

    即公共运输导向型开发

    TOD模式主要指以公共交通枢纽和车站为核心,以400-800米(步行5-10分钟的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其倡导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如商业、住宅、办公、酒店等集于一身。此外,其环境设计对于行人友好,可以有效控制步行空间。

    《TOD标准》

    TOD无疑是解决现有城市问题的一种较为全面成熟的城市规划概念,ITDP着眼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与TOD概念的适用性,发布了《TOD标准》一书。

    在TOD的实践中,多重、复杂和相互依存的各方面必须紧密有机整合在一起,包括基础设施、街道、建筑规划设计,到指标、规范修编和财政等各方面;同时动员具有不同世界观和关注点的多元参与者,包括:各机构的决策和政策制定者、各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商和投资者、未来租户和居民、倾向以车为本郊区生活方式的人们、被改造或致密化的社区居民、以及基层和民间组织。

    《TOD标准》(全称《公交导向发展评价标准》),是一本以《创建以人为本的城市:城市生活中的交通原则》中包容性TOD的8个原则为主要评判标准的政策浓缩概要。TOD标准的八原则包括:步行(Walk)、骑行(Cycling)、连接(Connect)、公共交通(Transit)、混合(Mix)、密集(Densify)、紧凑(Compact)、转变(Shift)。

    image.png

    本书主要针对城市发展项目的规划和成果,用TOD原则根据实施项目的情况进行打分。同时,其对于引导TOD建设有一定作用,本篇文章也会以8大原则对案例示范进行分析。

    日本案例分享 x 涩谷站

    image.png

    区位分析

    涩谷是与新宿、池袋并列为东京三大副都心,是东京最具代表性的商圈之一。同时它是东京通往首都圈东南郊区的重要转运点,拥有多家连锁百货公司及综合商场,为东急集团的大本营。

    涩谷的轨道交通十分发达,多条交通线路贯穿于此地,宛如是这个以音乐、年轻、潮流著称的都市的生命血脉,支撑着涩谷年轻又澎湃的心跳。

    涩谷站作为东京最重要的枢纽之一,汇集了四家铁路公司,共九条线路贯穿其下。

    image.png

    涩谷站线路关系图 | 来源:Wikiwand网络 

    2015年度,涩谷站各轨道公司合计每天平均上下车人次约323万人,客流强度仅次于新宿站,位居世界第二。

    由于复杂交错的线路有很大的建设难度,涩谷站的开发周期长达七年。而其周边的商业、办公等功能的项目直到如今仍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进行。

    涩谷TOD政策

    涩谷站TOD规划由“地区促进特别区”政策指导,即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制定一个范围作为特别区域。该区域内的开发受“地区促进特别区”政策直接指导,与区域外开发标准不同。

    image.png

    涩谷站“地区促进特别区”开发范围,约有140公顷 来源:《2020东京大改造》

    涩谷站TOD开发模式

    涩谷站项目的开发是典型的PPP模式,通过民营企业的私人资本进行成功的TOD开发,使收益能很好地返回到车站的整体建设里,从而创造了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模式

    image.png

    涩谷站TOD开发模式 | 来源:武汉城市研究网络

    步行 Walk

    涩谷站的步行系统不仅仅是平面层次,其在立面层次的步行路线规划更胜一筹。由于涩谷的谷地地形高差变化较大,设计者因地制宜,建立一个地下至地上共四层的空间步行系统,联通了地铁车站、地面、连廊、空中走廊以及“城市核”建筑,打造出一个连贯新颖的步行网络。

    整个立体系统由“城市核”的电梯系统串联,考虑到客流量之大,车站整体设计空间十分充足,但每一层却有相关设施指引步行,令层次性空间富有回游性。

    image.png

    涩谷站立体的空间步行网络图 | 来源:网络

    image.png

    涩谷站立体步行网络图

    骑行 Cycling

    涩谷站内副都心线列车站点上方设有地下自行车停车场,而在涩谷站周边也分布了许多自行车停放站点及租赁点,更有将自行车通勤服务与餐饮结合的自行车咖啡厅。可见,日本当地许多城市十分鼓励自行车交通。

    在新建的一些开发项目如涩谷STEAM大厦等项目中,均设有自行车停放点或服务点,很好的满足了日本居民对自行车设施的较高需求。

    红点表示公共单车租赁点 

    image.png

    来源:Japan Travel Bike网站

    连接 Connect

    在涩谷TOD街区内,除了有立体的空间步行系统,使人们可以在车站与不同功能的区域中通行,还有连廊、平台等连接设施,使得涩谷站犹如一个发电箱,将人流的电力通过四通八达的“电线”运输到不同地方。

    image.png

    电梯及自动扶梯组成的“城市核心”连接涩谷站各条线路及交叉口的地上地下多层一体化立体交通 来源:东急电铁/东急设计

    公共交通 Transit

    公共交通方面,涩谷站汇集了东日本旅客铁道(JR东日本)、京王电铁、东京急行电铁(东急)、东京地铁(半藏门线、副都心线、银座线)。公司在车站的东西两则均可搭乘都营公共汽车、东急公共汽车、涩谷区社区公共汽车“八公公共汽车”等多种公交汽车。 

    image.png

    涩谷站线路指引牌 | 来源:网络

    混合 Mix

    涩谷站上盖综合体巧妙地在采用了轨道上盖混合物业,集酒店、办公、商业、交通、停车等功能于一体。在后期的项目中,更有多个公共空间设计于内,如可用于社交聚集或活动策划的空中展台。

    涩谷站周边以商业广场居多,如八公口广场、涉谷Hikarie、涉谷Mark City、涉谷东急百货等。

    image.png

    涩谷站剖面图 | 来源:网络

    image.png

    涩谷站周边建筑一览 | 来源:网络

    密集 Densify

    由于日本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在一些高速发展的区域,政府所规定的容积率普遍偏高以满足需求。以前政府在涩谷“未来之光”的区域所规定的开发容积率为8.15,而通过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设计之后,提高了运输效率,并将大量客流的文化设施集中以提升车站功能,政府规定的容积率则上升至13.7。这四个街区容积率通过奖励制度的恩惠,可以提升到原来的1.5—2倍。

    紧凑 Compact

    日本将每个开发主体的开发利益与城市整体价值挂钩,鼓励私营开发商积极参与公共空间的营造及运营管理,联合政府、NGO与大学,共同参与城市建设。最终,硬件设施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软件弥补。

    涩谷站的TOD开发,不是独立封闭的,其目的之一是提升以涩谷站为起点,向郊外延伸的整条市郊线路的品牌度,由整条线路来承载涩谷地区的扩张压力。

    image.png、

    涩谷站周边开发现状及规划对比

    转变 Shift

    通过规范停车、路权分配,提升出行能力。转变,即将稀缺宝贵的城市空间资源从非必要的机动车道和停车空间中释放出来,转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高的用途。

    涩谷站在西口地下计程车乘车处下方设有公共停车场,方便人们出行。

    其他

    值得一提的是,涩谷之光中的“城市核心”采用列车风自然通风换气节能系统,列车的高温气流从车站上升,并使站台周边气压下沉,带动新鲜空气进入,如此形成空气流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image.png

    涩谷之光中的“城市核心”采用列车风自然通风换气节能系统 | 来源:东急电铁/东急设计

    涩谷站周边的开发与TOD规划建设时至今日还在完善与进行,根据不同需求引入商业、办公、公共社交等功能,如涩谷STEAM大厦等。涩谷站TOD建设成功经验,正在有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田园都市线、东横线沿线区域均在进行类似的TOD开发。

    image.png

    涩谷站延伸地铁线路图 | 来源:网络

    image.png

    STEAM大厦观台效果图,从观景台俯瞰全向十字路口 来源:网络

    • 关于我们
      • ITDP 中国
      • 我们的团队
      • ITDP介绍
      • 工作机会
    • 工作领域
      • 公交2.0
      • 公交导向发展
      • 非机动车交通
      • 停车和TDM
      • 共享出行
    • 项目分布
      • 广州
      • 宜昌
      • 兰州
      • 天津
      • 其他城市
    • 最新资讯
    • 资料库
      • 出版物
      • BRT 数据
      • 交通图片库
      • 视频资料
      • 停车数据
      • 公共自行车
      • 共享单车
    • 实地考察
      • 简介
      • 广州考察团
      • 宜昌考察团
    • 联系我们
    •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10号珠江规划大厦11楼
    • 电话: (86-20) 83860931
    •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北京国际饭店主楼第8层43号
    • chinaoffice@itdp.org
    © 2019 IT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