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Promoting sustainable and equitable transportation worldwide

  • English
  •  
    • 关于我们     
      • ITDP 中国
      • 我们的团队
      • ITDP介绍
      • 工作机会
    • 工作领域     
      • 公交2.0
      • 公交导向发展
      • 非机动车交通
      • 停车和TDM
      • 共享出行
    • 项目分布     
      • 广州
      • 宜昌
      • 兰州
      • 天津
      • 其他城市
    • 最新资讯     
    • 资料库     
      • 出版物
      • BRT 数据
      • 交通图片库
      • 视频资料
      • 停车数据
      • 公共自行车
      • 共享单车
    • 实地考察     
      • 简介
      • 广州考察团
      • 宜昌考察团
    • 联系我们

    人民路高架桥,广州的空中高线花园?

    2019年06月17日

    人民路高架桥是国内第一条城市高架路,于1987年9月通车。曾是广州一条重要的南北向交通干道。随着康王路、内环路的建成通车,广州地铁启用以及周边道路的完善,人民路高架桥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对于人民路高架的再开发与利用,ITDP开展了一些初步探索。
    建议保留现有高架,将其改建为类似步行、自行车的“空中高线公园”,实现与两侧骑楼建筑与商业的空中衔接;“高线桥”下层的社区则保留老城区的路网肌理和建筑风格,并通过设置全新的公共交通系统将高品质的公交服务引入该区域。高效的公共交通和高品质的公共环境结合该区域丰富的商业和人文艺术气息,以吸引人流,并逐步进行产业升级改造,从而复兴该区域的商业、经济和文化。

    image.png

    图: 方案意向图 

    image.png

    图: ITDP方案效果图(地面层)

    image.png

    图: ITDP方案效果图(高架层)

    一、改造方案背景

    人民路高架发展历程

    image.png

    广州人民路高架路北起人民北路,南接沿江中路、沿江西路。全长约3公里,宽11米,为双向2车道。沿线有东风西路、光塔路、观绿路、迎虹里、大新路等6条上下匝道。

    两侧骑楼是目前广州最集中、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骑楼,记载了广州近代化历程,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人民高架和人民路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交通功能。此次研究路段为南起沿江路,北至中山七路,长1.9公里。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1987年建成时人潮汹涌的人民路高架桥(来源: 朱穗风 )

    1987年,为表示庆祝人民高架正式建成,当时广州市政府开放高架路供市民观光。开放首日,高架路迎来15万名市民,桥上的人流形成一个“人”字。

    二、现状分析

    高架桥下的街区两侧骑楼的商铺是老广州重要的商业区域。时至今日,高架桥柱和上桥引道对桥下商业街区有较大的影响,两边及邻近的老建筑由于受到噪声影响而衰败,街道很久以前就开始失去了昔日的活力。

    image.png

    图:人民路高架桥地面现状(来源: ITDP)

    image.png

    图:高架路下的街道拥挤而阴暗。(来源: ITDP)

    image.png

    图:一片有着发展小商铺零售潜力的区域现为一个在人行道堆满上货物和货车的批发区(来源: ITDP)

    image.png

    图:现状货运需求(来源: ITDP)

    image.png

    图:人民路两侧沿线公交现状(来源: ITDP)

    高峰时段公交流量大,根据ITDP的调查结果显示,早高峰单向公交流量为170车/小时。地面小汽车高峰小时单向断面流量为350-400辆,且50%以上的流量为过境交通。

    image.png

    图:人民路两侧沿线现状产业以餐饮、零售及批发商业为主(来源: ITDP)

    三、方案建议

    将高架路变成类似纽约空中高线公园

    高线花园方案不仅是一个在开发的项目,而且是一个在历时性保护基础上的更新项目,背景与人民路高架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地面道路变成Transit Mall (公交步行街)

    更大区域的非机动化和行人友好

    沿线两侧业态升级,更多零售餐饮

    鼓励更多艺术展览和公共活动

    Transit mall扩展到相邻道路

    提高进入该区域车辆的排放标准

    1. 历时性保护与新旧融合

    人民路沿线两侧的骑楼是目前广州最集中、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骑楼,记载了广州近代化历程,是历时文化的传承。而且作为国内第一条城市高架路,也是广州城市发展进程的见证。

    该方案将骑楼和高架桥同时保留,可以将不同时空景象完美的交汇于同一个时间节点:高架桥展示着昔日“交通生命线”的辉煌历史,两侧的骑楼和商业则唤起人们对上世纪人民路繁荣商业的回忆。

    2. 地面路中公交专用道和商业步行街并存

    原来的高架桥承担着一定的交通功能,取消高架桥后地面的交通需求会增加,且离人民南路最近的地铁站都有1-2公里的距离。因此需要引进高质量的路中公交专用道可以为该街区的居民出行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同时节约的道路空间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为沿线的商铺吸引更多的人流。

    image.png

    3. 友好的慢行空间环境以及与周边建筑的联动

    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创造绝不仅限于公共空间本身的设计和开发,还需要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通过对周边街区和建筑的更新以及控制,为建成环境再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先期环境。

    当高线公园靠近建筑物时,便将公园和建筑物直接连通,并利用建筑的一角作为公众使用。当高线公园距离建筑较远时,可将建筑和公园的连廊设置成休闲平台和简易服务设施,为人们提供休息场所。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高线不会变成一条悬空的街道,而是紧密编织于街区中的公共开发空间。

    image.png

    4. 周边业态逐步升级和活力创造

    以前的高架桥和双向四车道马路,减弱了商铺之间的对接呼应,不利于人流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南路商业繁荣。此外,现状周边大型批发市场也加剧了交通组织混乱以及街区活力的下降。

    方案建议通过方便友好的公共空间、高线与建筑物紧密结合,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流,使的行人可以直接穿入商业办公建筑二三层,提高了土地价值。同时交通状况的缓解、街区整体形象的提升,也将为该区域的业态升级创造基础。

    针对目前大量的批发需求,近期对货车的建议:

    在Transit Mall进出口处设置感应升降护柱,公交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派发配套感应设备;

    凌晨01:00-05:00,感应护柱降下,TransitMall范围内允许货运进出;其余时段,仅规定的特殊车辆可通过感应设备进入区段范围;

    推进批发市场与电商企业(平台)、专业物流企业系列对接活动,形成“线上+线下”(O2O)经营模式,作为广州专业市场整治乃至旧城更新的先行者。

    image.png

    图:规范货运行为和设备(来源: ITDP)

    5.最后

    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只是提供了沃土,如何吸引人流、活化社区,还需针对不同群体创造不同的项目,建议在改造后的人民路高架桥开展艺术项目、浏览项目、文化交流等有趣活动,吸引游客,服务街区。比如高线公园在每年的暑假设有面向儿童的项目。

    图:高线公园针对家庭、游客和艺术表演的不同项目,不仅带来人流,也创造收入。

    image.png

    • 关于我们
      • ITDP 中国
      • 我们的团队
      • ITDP介绍
      • 工作机会
    • 工作领域
      • 公交2.0
      • 公交导向发展
      • 非机动车交通
      • 停车和TDM
      • 共享出行
    • 项目分布
      • 广州
      • 宜昌
      • 兰州
      • 天津
      • 其他城市
    • 最新资讯
    • 资料库
      • 出版物
      • BRT 数据
      • 交通图片库
      • 视频资料
      • 停车数据
      • 公共自行车
      • 共享单车
    • 实地考察
      • 简介
      • 广州考察团
      • 宜昌考察团
    • 联系我们
    •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10号珠江规划大厦11楼
    • 电话: (86-20) 83860931
    •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北京国际饭店主楼第8层43号
    • chinaoffice@itdp.org
    © 2019 IT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