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Promoting sustainable and equitable transportation worldwide

  • English
  •  
    • 关于我们     
      • ITDP 中国
      • 我们的团队
      • ITDP介绍
      • 工作机会
    • 工作领域     
      • 公交2.0
      • 公交导向发展
      • 非机动车交通
      • 停车和TDM
      • 共享出行
    • 项目分布     
      • 广州
      • 宜昌
      • 兰州
      • 天津
      • 其他城市
    • 最新资讯     
    • 资料库     
      • 出版物
      • BRT 数据
      • 交通图片库
      • 视频资料
      • 停车数据
      • 公共自行车
      • 共享单车
    • 实地考察     
      • 简介
      • 广州考察团
      • 宜昌考察团
    • 联系我们

    新冠疫情后,未来城市将迎来怎样的物流系统

    2020年03月29日

    3月14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全省除武汉市为高风险地区外,其他地区均为低中风险区。低风险街道乡镇的社区村组全部解除封闭管理,湖北开始解封,意味着抗疫取得阶段性的胜利。除了奋战在抗议一线的医护人员,在隔离期间保障基本生活、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城市物流系统,同样在抗击新冠疫情状以及企业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月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程慰问一线快递员,并称赞“你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是平凡英雄”。

    李克强称赞"快递小哥":你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 是平凡英雄

    image.png

    (来源:中国政府网)

    此次疫情给我们的物流体系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压力测试,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与持续蔓延暴露出我国物流业一些薄弱环节,各类物资出现断链现象,应急物资未得到有效供给,生活物资供应与配送困难,信息化能力不足导致供需对接不畅等。复盘此次抗疫过程中城市物流体系的得失,将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未来城市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变局。

    01 传统的人工操作物流模式越来越难适应未来数字化城市的需求

    在此次疫情全国处于封城状态,传统供应链基本瘫痪的情况下,我们的物流体系保障了城市的供应链,确保14亿中国人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迹。对比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遇飓风袭击之后,供应链瘫痪,引发席卷全市的大型骚乱,更是展现了我国物流体系的强大。

    但此次疫情,也充分显示了传统人工操作物流模式,无法适应未来数字化城市的需求,尤其是在人员短缺、运送车辆资源紧张的在应急状态下时。不管是各地的违背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标准化食物套餐包,还是中央指导组在武汉市青山区开元公馆小区考察时,居民表达对生活不便的不满,从家里的窗户喊,“假的,假的”,还是垃圾车运肉,都显示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低、依赖传统人工操作的物流模式,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快速完成救援医药和生活物资的配送,如物资堆积在红会仓库,医院却严重物资匮乏,湖北九州通可以在短时间内接管武汉红十字会,并迅速完成捐赠物资的分配任务。疫情期间,重灾区的武汉农贸市场全面停业,中百集团作为武汉商超龙头,扛起了武汉八成以上的蔬菜供应,承担起武汉一半以上的民生需求。也显示出数字化对物流资源的高效匹配和快速相应需求变化的价值。在数字化程度越高的物流体系,在人员短缺、运送车辆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发挥的作用越强。

    image.png

    武汉市青山区使用垃圾车,为辖区社区居民运送平价肉,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

    02城乡之间缺少完善的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导致生活所需物资得不到及时有效配给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多地方采取了严格封路、乡道、村道层层阻断,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大量集贸市场关门休市,由此出现蔬菜、水果等“菜篮子”产品进出两头受阻,调运艰难,供需阶段性和区域性失衡的状况。

    image.png

    疫情期间,派出所民警帮助农民解决农户农产品滞销问题

    从表面看,这次疫情带来的供需阶段性和区域性失衡的状况,是由于道路不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然而,从更深层次来看,它折射出来的是城乡之间缺少完善的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导致生活所需物资得不到及时有效配给。据不完全统计,仅 2018 年我国农产品大规模滞销事件高达 92 起。滞销区域覆盖达 12个省份,尤其河南、广西、陕西等地更是滞销高发。乡镇地区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通用性差、面对大宗蔬菜、货物分转缺乏支撑;冷链物流缺失,没有先进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难以运输、加工,转化实现其本身价值。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到居民正常的生活,也将极大限制农民收入增长,导致农产品价格地域、季节波动大,供需关系脆弱,造成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

    image.png

    (资料来源:人民食物主权论坛,中物联冷链委)

    新冠疫情后,我们需要补齐城乡物流骨干网络的短板,从产地集配中心、冷库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入手,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后服务体系,把农产品产业链增值更多留在乡村、惠及农民,助力政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

    03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了商业业态的变迁,也带来物流模式的变革

    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技术的快速进步,促进了商业业态的变迁,每一次商业模式更替都倒逼物流模式的变革和效率的提升。业态衰落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反应了消费者对“效率”和“品质”要求的变化。这也是传统的人工操作物流模式越来越难适应未来数字化城市的需求的原因。

    image.png

    (罗兰贝格, 危机中求存思变,新冠疫情对零售行业的影响与思考)

    曾经一度,Walmart被认为是“不可超越”的。Walmart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庞大的IT系统,仓储物流,也做到了尽善尽美。为了做到到产品价格最低的目标,Walmart高度削减成本,构建了全世界第二大的卫星通讯,仅次于美国军方。超越Walmart的,是Amazon,使用的就是“降维打击”,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了服务品质,实现超越。

    而在中国,从2003 年非典时期电商萌芽,到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电商模式的变迁快速推动了物流的升级,随着电商模式迭代进化,物流的效率也快速提升。从最初,物流仅是具备硬件资产的仓配企业即可生存,到电商模式开启后,京东的仓配型网络将时间换取空间发挥到极致,同时还保持了极低的成本。京东强大的物流体系在疫情期间展现出极高的效率,在武汉疫情爆发的时,钟南山院士决定向武汉捐赠100个呼吸机。因为呼吸机是属于精密医疗设备,是需要妥善的运输才可以避免损坏,而这个运输工作并非普通的运输就可以完成。京东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把整整100台呼吸机完好无损的送到了武汉的医院。当钟南山院士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非常开心,亲笔为京东写下了一封感谢信。

    image.png

    钟南山院士亲笔为京东写下一封感谢信(来源:网络)

    O2O 时代开启后,末端即时配送网络快速搭建,小时级配送带来更多体验。疫情后,5G、物联网的将迎来快速发展,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发展。在这次疫情中,物流布局为电商平台带来的影响正在凸显。未来零售市场的下半场争夺,将进入到了抢占物流高地的新阶段。

    image.png

    中国电商与物流发展演变史(资料来源:物流指闻)

    04城市消费模式悄然变化,即时物流将迎来大发展

    消费者和消费行为已经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最近几年来,各种新兴零售渠道大量涌现,其共性特征都是基于消费者数字化、交付方式改变和场景聚焦,这些新兴的业务模式代表了消费者对零售体验的需求,随着餐饮外卖持续向线上渗透以及电商巨头推进3km本地生活零售圈,外卖及电商平台对物流配送时效要求进一步升级至分钟级别。在这种情况下,即时配送市场诞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image.png

    疫情下人们普遍减少出行,在客观上促进了即时配送物流行业的发展。根据艾瑞咨询数据,城市农贸市场的市场份额在过去数年不断被超市和生鲜电商替代。而在疫情期间,大量消费转向超市渠道、“非接触性”的电商渠道和即时配送/到家业务。中长期来看,这一趋势仍将稳定保持在每年1%至2%,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image.png

    (来源:国金创新数据中心)

    image.png

    (来源:《时代周刊》封面)

    本次疫情中“无接触”概念走红,也将促使无人零售进程提速。但较之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无人零售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疫情期间,武汉“火神山”医院设置无人超市,部分其他医院配有机器人送物送餐;美团率先在武汉、北京两地试点运营“美团智能取餐柜”等。这些无人配送和无人零售实践既有助于积累技术经验,也有助于加快无人零售普及进程。

    image.png

    05疫情倒逼冷链物流加快补齐短板

    冷链物流包括仓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货种主要为食品、医药和化工品。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因运输“断链”导致的部分农产品供需失衡问题凸显出来,将倒逼生鲜产业链大变革,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大量前置仓业务在本次疫情中呈现爆发式增长,以每日优鲜为例,其疫情期间业务量增长300%。
    短期来看,爆发式增长也使得生鲜产业链在疫情期间暴露出了服务能力问题。服务能力一方面是配送能力限制,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供应链问题。为增加供货量,部分企业派出一线采购员进驻产地确保供货,或新增加直采基地等。无论是让农产品加快进城,还是激发生鲜电商的发展潜能,产业链变革迫在眉睫,冷链物流短板亟须补齐。

    image.png

    冷链物流产业链(来源:亿欧动力)

    此次疫情也凸显了我国医药物流体系薄弱,疫情发生时难以提供快速、精准的医药配送服务,部分试剂盒、药品、生鲜食品等需要全程冷链,而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全国性的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支撑。

    而远期而言,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人们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辐射半径、物流时效等冷链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要求冷链物流需要朝着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

    06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竞赛已经开启,智慧物流成为物流行业的主风向

    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竞赛已经开启,未来将是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深度融合的新10年,不仅需要送得快,还要送得好,不只服务佳,还得成本少,考验的是数字化水平、物流仓储、配送全链路的综合供应解决能力,这早已不只是单个企业间的较量,更是不同生态的博弈,未来物流企业将不仅仅是运输公司,而是科技公司,这将进一步推升行业集中度,形成综合物流平台。

    image.png

    顺丰产品体系(来源:公司公告)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2018-2019年有近20家快递物流企业相继被爆/宣布停运、终止服务,或是被相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而头部快递企业已经从配送端延伸至价值链前端的产、供、销、配等环节,加速综合物流服务商迈进。顺丰在冷链、供应链、同城等领域加大布局,中通聚焦仓储业务,阿里物流平台菜鸟网络正在由“轻”变“重”,逐步构建起仓、干、配等物流生态体系,开始了从一家“科技物流”公司开始向“物流科技”蜕变。

    在数字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视觉、实时计算、柔性自动化等技术将呈爆发趋势。机器人与自动化、无人驾驶卡车、无人机、智能快递柜等技术的成熟使物流各环节的作业效率得以提升。不断突破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据底盘技术也帮助物流行业打通链条、实现协同,加速了行业的智能化演进与模式革新,智慧物流成为了物流行业的主风向。

    image.png

    (来源:德勤-物流行业商业模式转型趋势初探)

    每一次突发事件都会推动一系列变革,此次新冠疫情也给中国的物流供应链产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的物流系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成长,快速从“汗水物流”向“技术物流”、“资本物流”演变。“新基建”也为新的物流技术和应用打开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推动着物流技术服务业务生态的发展,用智能供应链创新经济流通方式,为中国发展注入鲜活力量,也在特殊时期,为社会物资保障体系的应急响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 关于我们
      • ITDP 中国
      • 我们的团队
      • ITDP介绍
      • 工作机会
    • 工作领域
      • 公交2.0
      • 公交导向发展
      • 非机动车交通
      • 停车和TDM
      • 共享出行
    • 项目分布
      • 广州
      • 宜昌
      • 兰州
      • 天津
      • 其他城市
    • 最新资讯
    • 资料库
      • 出版物
      • BRT 数据
      • 交通图片库
      • 视频资料
      • 停车数据
      • 公共自行车
      • 共享单车
    • 实地考察
      • 简介
      • 广州考察团
      • 宜昌考察团
    • 联系我们
    • 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10号珠江规划大厦11楼
    • 电话: (86-20) 83860931
    •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9号北京国际饭店主楼第8层43号
    • chinaoffice@itdp.org
    © 2019 ITDP